二說傳統

Shala

瑜伽沒有改變。
變的是有些人解讀瑜伽的觀點。

週日的conference。
其中一個在夏威夷跟南西老師練習了六、七年的同學提問關於教學尺度的傳統為甚麼好像改變了…問題還沒講完,老師就雙眼炯炯有神地開始各方面的回答。同學似乎想問「以前如果後彎還站不起來,是有可能會被批準進入第二級」的這個尺度現在似乎有變更?

是的,南西老師跟隨Guruji練習的時候,今天端坐台上的Sharath老師當年還是個幾歲大的小孩。今天Sharath老師從幾個角度來探討這個鋒銳的問題:

1)練習的時間比較長,掌握的體位法比較多,並不代表瑜伽的資歷比較深,或者道行比較高;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練第一級,可是深入瑜伽的資歷可以比在練習第三或第四級的人來得高。

2)教學要因應個別學生的不同身體條件與思維模式作出調整–不能一本天書讀到老,這些要靠經驗的累積;

3)有人緬懷過去,覺得失去傳統。老師要反問如果有人這樣解析一種做法(注意:不是絕對的標準或規矩),請大家先反問自己了解瑜伽有多深。練習不要流於表面的體位法,要追求它內裡的深度。

4)今時今日,瑜伽並沒有改變。改變的是人看事物的角度。說白一點,多數時候是那些看事情抓不到精髓的人在覺得傳統不見了而已。

聽著聽著,我想起了自己第一位阿斯湯加老師當年在Guruji的教導下,後彎還沒站起來,是有開始進入第二級的體位法練習。。。

而這位同學從南西老師那裡聽到的說法,自己有沒有斷章取義、還是囫圇吞棗以為那是絕對,也值得大家深思。

也許以後可以試著這樣看待老師對我們說的每一句話:它只是針對那個當下的自己的一個評語。老師並沒有說這是一套可以放諸四海皆通的絕對,不是嗎?在瞭解箇中精神之前,切勿大加渲染,以免以爾傳爾?

這,看來只是芸芸執著傳統的其中一個典範罷了。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Twitter picture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Twitter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